退休工资怎么计算,2021退休金计算器


退休工资怎么计算出来的?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 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 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 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 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
扩展资料:
申请退休金所需材料
一、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
二、根据不同情形,另需分别携带以下材料:
1、计生奖励材料: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条件的人员,需携带街镇(乡)计划生育办公室盖章的《领取年老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申请审核表》或《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原件;
2、房贴证明:享受房贴人员,需携带《关于参保人员享受房贴的证明》,其中对单位或个人申报的房贴金额超过5元的,另需携带1995年底之前的工资单复印件;
3、解聘材料: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女性,年龄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需携带注有聘用期限的聘用合同或解聘书复印件;
4、工资凭证:按外商投资企业办法计发养老待遇的人员需携带该人员1994年和1995年的工资发放凭证复印件;
5、原核定材料:符合转制单位工作年限满25年的人员,若尚未办理首次养老金核定手续的,需携带已由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的《养老人员养老金申报表(机关事业)》(申3表) 。 注:材料复印件需加盖公章 。
参考资料来源:


社保退休工资怎么计算,是多少?
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 。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
(2)基础养老金 。 为缴费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缴费年限25年 。
基础养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当地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才实行个人缴费,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视为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
军龄也算视同缴费年限 。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
(3)其他津贴:劳模、独生子女、地方补充、过渡津贴、缴费年限津贴等 。
以上(1)+(2)+(3)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养老金 。 一般每年上调一定比例,2020年上调5% 。

推荐阅读